首頁 > 汽車知識不可少 >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

汽車知識不可少 2023年10月3日更新

近年來,台灣車市經歷了顯著的改變,過去十年間台灣街道上處處可見國產車,民眾視國產車為省錢又方便的選擇。如今,放眼望去皆是進口車的蹤影,而進口車的銷售比例持續攀升,市佔率幾乎快與國產車持平,對於汽車新手來說,經常會問「國產vs.進口」差在哪,買車又該選誰?為何進口車近年來如此受歡迎?國產車的不敗優勢有哪些呢?

 

國產vs.進口最大不同就在這些地方

1) 車價上的落差,進口車關稅高昂

台灣的汽車價格高昂,主要是因為各種稅務的負擔。進口車和國產車都需要繳納進口關稅、貨物稅和營業稅。雖然進口車的進口關稅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有所調降,但仍需繳納高額的貨物稅和營業稅。除此之外,國產車因為在台灣生產,可以節省運輸成本和關稅。此外,國產車生產過程中也可以享受到本地供應鏈和優惠條件,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相比之下,進口車需要運輸至台灣,增加了運輸成本和其他雜費。進口車因為需要支付關稅和運輸費,往往價格相對較高,使得進口車在中低價位市場中難以與國產車競爭,改往在設計和跑格上主打優於國產車的卓越性能、帥氣外型,吸引著追求品質和奢華的車主。相對,國產車為節省進口運輸的費用,在與進口車相同價格區間內能夠提供更多的配置選擇。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1

2) 品質上的落差,進口車需面對廣大的國際市場

進口車因為要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其生產標準和品質控制往往相對較高,不僅反映在車輛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上,同時也包括提升引擎、底盤、車內設計等;進口車在輪胎、懸吊和煞車等方面更加講究,整體操控表現通常優於國產車,進口車的底盤和鋼板也較為堅固,被認為更加安全;相較之下,國產車在低價位市場中,為了節約成本而在品質控制上有所妥協,但隨著國內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國產車品牌開始注重品質方面的提升,逐漸與進口車別無二致。

 

3) 外型獨特性差異

設計風格是進口車與國產車之間的一大不同之處。進口車強調原創設計和品牌特色,透過外觀和內飾的呈現彰顯出品牌獨有的個性,不少進口車品牌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底蘊,巧妙地將這些元素融入車輛設計中,進一步突顯出藝術性和價值感;因此,國產車也開始在外型設計方面漸趨多樣化,也注重原創設計和品牌形象,推出多款與眾不同的車型,以滿足消費者對外觀喜好的多樣需求。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3

4) 維修與保養上的差異

進口車的零部件通常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因此維修和保養時取得零件可能較為困難,且進口車的零部件來源較為特殊且成本較高,因此維修和保養的成本通常也較高,進口車的維修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需要等待進口零部件的到貨。相比之下,國產車的零部件更容易在台灣市場上取得,因此在維修與保養方面更加方便,國產車的零部件在台灣較為普遍和容易取得,因此維修和保養相對較便宜,國產車的維修通常能夠更快完成。

 

5) 經銷商分布差距

進口車的經銷商數量通常較少,因為進口車品牌在台灣市場的銷售據點相對較小,經銷商的地理分佈可能較為有限,售後服務據點可能相對較小,因此在某些地區可能較難找到相應的維修和保養服務。相比之下,國產車的經銷商數量較多,因為國內生產牌子的銷售據點相對較多、經銷商地理分佈較為廣泛,重點是國產車的售後服務據點更為廣泛,在汽車後續維修以及保養上都相對便利。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2

6) 耐用穩定度

雖然新車不容易斷定,但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國產車大多「在地化」較完整,較少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加上不太會使用尚未成熟或普及的新科技,穩定度也就相對較高。

 

7) 安全性的差異

國產車和進口車在安全性上的差異主要在於產品研發與測試、車輛結構和材料選擇、安全配備和系統以及售後服務和維修保養。

 

外國月亮比較圓?進口車對比國產車真的比較安全?

一直以來進口車三個字,對許多人來說代表「比較好」、「比較高級、」甚至「比較安全」 的形象,不能否認的是,確實進口車有它的魅力在,國外的組裝品質、國外的零件等等,分析一下有可能造成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安全性差異的原因:

 

1) 產品研發與測試

國產車由台灣汽車製造商進行研發和測試,旨在符合台灣的安全法規和標準,並考慮台灣的道路和行駛環境。這使得國產車能夠因應台灣的特殊駕駛條件,提供更適合的安全性能。進口車則由國外品牌設計和製造,其安全性能可能因為國外標準和駕駛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4

2) 車輛結構和材料選擇

國產車的結構和材料選擇通常會考慮台灣市場的需求和條件,以提供更優越的安全性。進口車可能會使用國外生產的結構和材料,雖然也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可能不完全符合台灣市場的需求。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5

3) 安全配備和系統

國產車通常會提供符合台灣安全法規的安全配備和系統,如安全氣囊、車道偏離警示等。這些配備和系統旨在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能,更有效地保護駕駛者和乘客的安全。進口車的安全配備和系統可能與國外市場的要求相符,但不一定符合台灣的安全法規和需求。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6

但近年來台灣政府也更注重汽車的安全性,能在台灣市場販售的新車,都通過車輛安全審驗中心的認可,雖然出具的證明不同,像國產車就是實車至車測中心進行撞擊測試、進口車則是出具國外實驗室的測試報告,不過車安中心對兩者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大家能買到的新車,安全性都有一定水準。

 

為什麼國產車始終得不到台灣人的自我認同?

台灣消費者長期以來對國產車有一些不良印象,認為購買國產車只因價格便宜、維護方便,類似於被迫選擇的選項。還有人認為國產車缺乏配置、有盜用鋼材等問題,使得許多初次購車的消費者對其產生了不信任感。然而,我們是否能否定台灣人傾力打造的汽車?以下是更請向選進口車的心理原因:

 

1) 國產車欠缺正規系統

台灣製造的汽車多為日系品牌,包含台日合作(裕隆&Nisaan、和泰&Toyota),還有純日資(Honda Taiwan),以及自主品牌Luxugen。MIT在台生產汽車這件事已行之多年,但為何近來問題多多?

這個問題相當複雜,首先,國產車缺乏正規系統,儘管台灣的國際品牌汽車製造商都有高水準的生產標準,但為符合台灣市場、法規和消費者需求,他們會進行一些調整。換言之,中國生產的Honda Fit與台灣生產的Honda Fit不會完全相同。台灣市場是一個年銷量僅40萬輛的小市場,但消費者對配備要求很高,這隱含地增加了汽車製造的難度。然而,更重要的是台灣缺乏正式的標準和制度,缺乏明確的規範和依據。舉例來說,歐洲的歐洲新車安全評價計劃(Euro NCAP)要求所有在歐洲上市的汽車都必須進行法規測試,並公開評測結果(可以在網上查詢)。台灣的汽車研究測試中心(ARTC)雖然進行撞擊測試,但並未公開測試結果,這也引起了消費者對於國產車安全性的質疑。近年來雖然有TNCAP進行國產車的測試,但測試的數量相對於市場的車款數量明顯跟不上進度,國產車要有公正公開的安全保證,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8

2) 國產車失去價格競爭力

根據2018年的年度新車銷售數據,台灣賣出了43.5萬輛新車,其中進口車的比率達到45.7%。儘管進口車的價格較高,但銷售情況依然不俗。過去,百萬元是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分界點,然而隨著國產車越來越多地提升安全性、性能、環保和舒適性,並且價位逼近甚至超過百萬元,同時也有許多進口車以百萬元的價位在台灣市場上出現,例如VW、Volvo、Skoda、Mazda、Subaru和Suzuki等。因此,雖然可以買進口車花費百萬元,但為什麼還要選擇國產車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心態。

 

3) 百萬雙B直接打趴百萬國產

台灣人最喜歡買的豪華品牌就是BMW和Bexz。然而,近年來兩個主流的豪華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平價新車,包括BMW 1 Series、2 Active Tourer、X1、X2,以及M-Benz A-Class、B-Class、CLA、GLA等車型,形成了NGCC車系。這些車型採用了全新的橫置引擎和前驅/四驅製造平台,成功降低成本,並在進口車市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銷售數據證明,這些新車的銷售極為成功。此外,貿易商也大量引進了雙B車型(俗稱水貨車),儘管是國外新古車(多數來自北美),但性價比非常高,近年來銷售一直強勁增長。百萬左右的價格就能擁有一輛雙B車型,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雙B而放棄國產車的普遍心態。

國產車v.s進口車優缺點,進口車真的比較安全?-圖片9

4) 國產車成本逐年增高

台灣的保護措施,如關稅,對國產車來說仍然存在貨物稅的問題。此外,台灣的基礎成本,包括工資和原物料,一直在不斷增加,使得製造業的MIT成本變得非常高。台灣的法令和相關措施也無法迅速跟上國際標準,這使得台灣人儘管有能力,但仍然陷入困境,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無法與國外競爭。總的來說,這是因為台灣的經濟體制相對較小,無法有效降低成本以獲得利潤。國產車的生產廠商(主要是日本品牌)不可能為了區區40萬銷量的市場投入大量資源,除非像豐田這樣的神級品牌。因此,國產車真的很難與進口車競爭。但是,是否將國產車外銷是解決的辦法呢?這其中涉及到國際政治角力,包括中美貿易戰、自由貿易協定和自主品牌等等,解決方案變得非常複雜並令人頭疼。

 

5) 歐洲人看本質 台灣人看配備

它山之石,歐洲可以造出先進精良的歐洲車,做出台灣人趨之若鶩的進口品牌。超過百年的汽車工業、周邊產業、老車文化、賽車工業…這些都是造就汽車底氣的基石。淺顯來說,歐洲人懂車,也懂得開車,歐洲消費者看待汽車也比其他市場更全面(看看英國車媒評論就知道功夫到不到家了)。

 

icon 相關文章
article_cover 國產車與進口車比較分析,哪一款更適合你?
article_cover 一次搞懂BAS和ABS!煞車輔助和防鎖死剎車,汽車安全的重要系統
article_cover 買車前先確認安不安全!帶你認識TNCAP台灣新車安全評等
icon 熱門文章比拼
article_cover 2025年小型掀背車推薦!C最便宜、S最省油、F的CP值最高!
article_cover 2025 七人座休旅車推薦與比較!cp值高?效能佳?空間大?哪款更適合你的需求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icon 所有文章類型
icon 更多汽車文章
article_cover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article_cover 開車腰痠該怎麼改善?汽車腰靠真的有用嗎?
article_cover 碳罐電磁閥故障症狀有哪些?故障碼代表什麼?清潔方法與更換指南
article_cover 貸款中的車可以賣嗎?完整流程告訴你車貸還沒繳完如何賣車
article_cover 開車更舒適,你是否想改裝避震器?比較熱門的台灣汽車避震器品牌
article_cover 開車的時候覺得方向盤麻麻的?伴隨磨擦聲或嗡嗡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article_cover 汽車冷氣壓縮機壞掉前兆與症狀有哪些?維修費用會很貴嗎?
article_cover 停車立即熄火好嗎?建議一次最多開多久?
article_cover 機車路考技巧有哪些?機車路考流程、題庫、扣分標準大解密
article_cover 高速方向盤抖動?時速100、時速120遇到方向盤抖動該怎麼辦?
article_cover 電霸是什麼?值得買嗎 ?5款CP值高的電霸推薦
article_cover 北市科技執法地點大公開,科技執法內容,取締項目一次整理給你!
icon 最新車訊
新! 2025年市面上8台跨界小休旅CUV,你值得入手哪一台?最詳盡的需求、價格、規格分析給你看
新! 開車腰痠該怎麼改善?汽車腰靠真的有用嗎?
新! 碳罐電磁閥故障症狀有哪些?故障碼代表什麼?清潔方法與更換指南
新! 貸款中的車可以賣嗎?完整流程告訴你車貸還沒繳完如何賣車
新! 開車更舒適,你是否想改裝避震器?比較熱門的台灣汽車避震器品牌
新! 開車的時候覺得方向盤麻麻的?伴隨磨擦聲或嗡嗡聲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
新! 汽車冷氣壓縮機壞掉前兆與症狀有哪些?維修費用會很貴嗎?
新! 停車立即熄火好嗎?建議一次最多開多久?
新! 機車路考技巧有哪些?機車路考流程、題庫、扣分標準大解密
新! 高速方向盤抖動?時速100、時速120遇到方向盤抖動該怎麼辦?
新! 電霸是什麼?值得買嗎 ?5款CP值高的電霸推薦
新! 北市科技執法地點大公開,科技執法內容,取締項目一次整理給你!
icon 熱門車訊